展會新聞
天大地大,我想度假——旅居養老
2021.07.22
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: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18766人,占18.70%,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35280人,占13.50%。而在這個規模龐大的老年群體中,絕大多數都是健康活力老年人,他們有時間、精力,也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提高自己生活品質的愿望。
其實,早在2015年全國老齡辦調查數據就顯示,中國老年人每年旅游人數已占全國旅游總人數的20%以上。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王海濤也表示,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,健康活力老年群體對老年旅游服務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強烈。此外,根據老年市場所體現出的“慢旅游”特征,度假屬性的休閑產品成為老年市場的主導產品,在老年市場對養生、保健、養老等旅游需求的刺激下,度假住宅、康體療養兩大產品有望成為未來老年旅游的主流。
基于此,包括“候鳥”養老、旅居養老在內的旅游養老模式應運而生。
旅居養老最早由中國老年學會副秘書長程勇提出,是“候鳥式養老”和“度假式養老”相融合的,充分調動地區間的旅游資源,結合當下老人的各種養老服務,使老人能依據季節的變化,選擇更適宜自身的“移動式養老”。兼具避暑、避寒的氣候旅游和養心、養生、養老的健康旅游。旅居養老更體現了對中老年人內心的尊重和關注,將養老由單純的物質化向著物質與精神共存的方向發展。它是目前中老年人的養老新選擇。
旅居養老的功能需求
1、生活居住功能
候鳥式養老群體通常會在目的地停留,短則十天半月,長則連續幾個月甚至半年,所以生活居住是首要功能。但是,旅居養老對居住功能的要求不僅包括舒適便利、生活設施完善,還包括自然風光好、房屋裝修精致、家具配套齊全,周邊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完善等。
2、醫療養生功能
養老群體最關注的就是身體健康。所以,旅居地必須具備完善養生系統。比如:健身房、瑜伽館等場所的建立及社區的養生知識講座、針灸、推拿等服務的提供。
3、休閑度假功能
當然,旅居養老目的地兼具養老功能與旅游功能,除滿足養老需要外,還應該滿足老年人旅游度假、休閑娛樂的需求,這就要求旅居養老目的地配備相應的休閑度假設施,加強商業、文化、體育、娛樂、餐飲等旅游服務設施建設,不斷完善服務功能。
旅居養老的模式
1、候鳥式旅居養老模式
與其他旅居養老模式不同,候鳥式旅居養老只需支付交通費和房租費,成本較為低廉,逐漸成為我國旅居養老的主要模式。候鳥式旅居養老模式的優點是環境優美、氣候宜人,靈活性強。
2、療養式旅居養老模式
隨著年齡的提高,中老年群體的身體機能開始下降,對醫療護理需求越來越高。療養式旅居養老模式符合中老年群體的療養護理需求。
3、文藝鑒賞式旅居養老模式
文藝鑒賞式旅居養老模式主要分為三類:第一,古城古鎮旅居養老;第二,民俗民風旅居養老;第三,宗教禪修旅居養老。文藝鑒賞模式的優點在于符合老年群體的精神追求。
4、田園式旅居養老模式
田園式旅居養老是以農家樂、鄉村綠色田園景觀、農事娛樂體驗、特色鄉村風情為依托,以滿足老年人休閑度假為目標的旅居養老產業模式。在田園式旅居養老模式下,中老年群體可以親近鄉村,回歸自然,放松心情。但是,服務水平和配套措施都有待提高。
5、社區式旅居養老模式
社區式旅居養老是養老產業和地產相結合的養老模式,并逐漸成為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大趨勢。該種模式的綜合性強,面向的中老年群體范圍廣,配套措施和服務也都完善。
美國耶魯大學研究發現,豐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可以幫老人增壽7.5年。對健康活力老年人的旅游服務,不僅關系著這一群體的晚年生活品質提升,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中也必然占據一席之地。但是,由于中國中老年旅游服務市場還存在產品供給相對單一、軟性服務和醫療服務欠缺、適老化配套設施急需完善等問題,老年人的旅游消費需求遠未得到滿足。加上中老年人維權意識較低、溝通能力有限,很容易掉入低價團的“陷阱”。因此,中國中老年人旅游服務亟需積極引導,以形成規范的市場。